手持法器 下身交缠 展 双修凋像挨批淫秽
(兼评江灿腾教授之谬论)
象徵慈悲智慧 学者:不符民情宜分级
2010年10月24日苹果日报
【魏斌╱高雄报导】
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圣地特展」出现「 男女双身像」,展示男女性交,有民众投诉淫秽不堪, 却未限制未成年人进入。特展专桉经理傅彩珺解释, 双身修行象徵慈悲、智慧兼备,是民众对藏传佛教不理解才会误解。 但宗教学者江灿腾表示,双身修行不符合民情, 主办单位应该分级展示。
馆方:打破迷思
傅彩珺强调,双身像的男身、女身分别象徵佛父、佛母,代表慈悲方 便、般若智慧,双身修行有智慧、慈悲兼备之意; 在双身像不轻易公开展示,常以锦缎遮身, 因此次特展在博物馆举行,深具教育意义,「 主办单位认为不须扭捏遮掩,才未加遮掩。」
传彩珺说,展示双身是盼匡正坊间不肖神棍的「双修」迷思, 但在民众反映后已紧急赶製说明板。特展工作人员林素慧表示, 展品除宗教寓意,也是重要历史文物。 昨天前往参观的民众郭妙香说:「展场气氛庄严,只看到法相, 没注意到其他。」
但江灿腾对此说法不以为然,他说,任何宗教都不能脱离社会风俗、 民情与法律,策展单位应接受民众建议,立即分级展示。联合大学经 济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宗教学会监事林本炫也认为, 双修在争议很大,主办单位应该更慎重;为尊重宗教自由且顾及 社会民情,主办单位可立牌提醒,或把具争议的展品移到角落。
报你知
双修源自印度教
北科技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江灿腾说,双修源于印度教, 与教中生殖崇拜有关;藏传佛教后来也接受双修概念。 双修非情慾发洩,须遵守戒律,修行达一定程度, 才可透过男女性器接合让双方精神昇华,达成解脱开悟的境界。 (版按:此段版主有大篇幅之评论)
文章来源:

江教授所言仅对了一半, 对者是任何宗教都不能脱离社会风俗民情、法律;错者乃是彼言「修 行达一定程度,才可透过男女性器接合让双方精神昇华, 达成解脱开悟的境界。 」 江教授所言明显地前后自相矛盾,自语相违!所以者何?彼前所言:「双 修源自印度教,与教中生殖崇拜有关」 即然江教授认为男女双修是源自外道印度教之性力派, 以崇拜生殖能力为主,那显然从江教授所得之结论是:男女双修不是佛法, 亦非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所弘传之法。
但江教授随后又说:「双修非 情慾发洩,须遵守戒律,修行达到一定程度, 才可以透过男女性器接合让双方精神昇华,达到解脱开悟的境界。」 江教授前面把「男女双修」斥为外道--印度教之性力派生殖崇拜,却又在后说「男女双修」可以达到「开悟解脱」的境界。如是前后矛盾、自言相违,不外乎有三点:
详说如后:

若汝江教授从不曾亲自修学男女双身法, 甚至不曾与明妃交合在性中达到开悟境界, 亦举示不出藏密四大派祖师真正开悟证据, 亦无法回答上述诸多质问, 以证明藏密祖师公桉与禅宗祖师公桉之相同开悟境界的话, 却随便公开向水果日报媒体主张:「双修非情慾发洩,须遵守戒律, 修行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透过男女性器接合让双方精神昇华, 达到解脱开悟的境界。」奉劝江教授:不是剑客莫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汝非家里人,不说家里事!开悟不开悟的事,不是你江教授这般门外汉可以说三道四的。
如今汝江教授在水果日报里的言行,等同是在践踏身为宗教学者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 同时也是在误导水果日报一向对于所报导之新闻专业、 客观的良好形象,也间接在误导读者大众的正确认知。 汝这样不负责任的言论,所引起之负面连锁反应,如同蝴蝶效应一般, 髮一动牵全身!

诡异的圣地宝藏 (一位儿童参观藏传佛教文物展心得)
(影片) 圣地系列2---藏传佛教双身法
十人金刚双身像的双修造型,引起家长质疑「儿童不宜」。
吴柏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