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文化
三、学者吕建福所著的《中国密教史》

 三、学者吕建福所著的《中国密教史》,于199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中,社科院院士黄心川先生作的绪言,极为客观、中肯。黄老对于密教的观点如下:

  (一)、关于“密教兴而佛教亡,是古印度之历史事实。”黄老如是说:

  “密宗最早以‘陀罗尼’来命名的,然后发展为持明乘——真言乘——金刚乘——俱生乘——时轮乘。密教最晚的时候,传承《时轮经》的一派称为时轮乘。11世纪初,佛教徒、印度教徒为了应付共同的敌人(伊斯兰军),制作了《时轮经》,‘时轮’譬喻现实的存在象时间的车轮一样攸忽即失,只有信仰宇宙的本初存在或本初佛才能从迷妄的世界中解脱出来。《时轮经》改变了佛教的性质,使之成为纯然一神论的宗教,随着伊斯兰军的节节胜利,佛教也就从印度的地平线上消失了。”(见《中国密教史》正文第5~11页)

  黄老如是说:密宗经过持明乘——真言乘——金刚乘——俱生乘——时轮乘,发展到时轮乘阶段时,密宗已经完全改变了佛教的性质,成为一神论的宗教,佛教的实质也就灭亡了。随着伊斯兰军的节节胜利,佛教的寺院、僧人等表相形式也接着从印度的地平线上消失了。

  (二)、印度晚期的密宗是集外道法之大成者,例如:

  1、“密宗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和世俗性信仰为其主要特征,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大量摄取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教义、神话、咒语、仪轨和法术等。”(序2页)

  2、“左道密教中常常以血肉供奉明妃,用骨髅装饰胸襟,这是印度土著达罗毗荼人最早的祭祀母神的一种仪式。”(序3页)

  3、“作为坦特罗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瑜伽行法起源于吠陀奥义书。”(序3页)。

  4、“密教中的大威德明王形象是由印度教的死界之主阎摩和难近母所演化而成,毗罗遮那大日如来是由阿修罗所改装。”(序3页)

  5、“印度教性力派把‘(男女)双身交合’看作修行者的重要修行方法,从而建立了‘轮坐男女杂交’等等仪规,这些思想和实践也为密教所摄取,并且还有许多创造。”(序4页)

  6、“印度的咒术密法来源于源远流长的民间信仰,在吠陀时期就已经能见到。佛陀在创立佛教时对这些外道的咒术密法采取排斥的态度,称之为‘畜生学’,甚至规定弟子实行外道咒术就是破戒……在《摩诃僧只律》中,咒术被斥为身口意三邪命之一”(序4页)。

 

2018-10-07 回复:0  浏览:510
下一篇:
佛学院教材破斥密宗 总结
上一篇:
二、大学教材破斥密宗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