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宝中 佛是最真实的皈依 是第一位的 这个顺序千万不能倒错 佛为初是决定义的。任何皈依不得加在佛前
优婆塞戒经节选:
若有问言。如来灭已归依佛者,是何归依?善男子。如是归依。名为归依过去诸佛无学之法。
如我先教提谓长者。汝当归依未来世僧。依过去佛亦复如是。福田果报有多少故,差别为三。
若佛在世及涅槃后。供养果报无有差别。受归依者亦复如是。
如佛在世为诸弟子立诸要制。佛虽过去,有犯之者亦获罪报。归过去佛亦复如是。
犹如如来临涅槃时。一切人天为涅槃故多设供养。尔时如来未入涅槃犹故在世。悬受未来世供养事。归过去佛亦复如是。
譬如有人父母在远。是人或时瞋骂得罪。或时恭敬赞叹得福。归过去佛亦复如是。
是故我说。我若在世及涅槃后所设供养。施者受福等无差别。
善男子。若男若女,若能三说三归依者。名优婆塞、名优婆夷。
一切诸佛虽归依法。法由佛说故得显现。是故先应归依于佛。
净身口意至心念佛。念已即离怖畏苦恼。是故应当先归依佛。
智者深观如来智慧解脱最胜。能说解脱及解脱因。能说无上寂静之处。能竭生死苦恼大海。威仪庠序三业寂静。是故应当先归依佛。
智者深观生死之法是大苦聚。无上正道能永断之。生死之法渴爱饥馑。无上甘露味能充足。生死之法怖畏险难。无上正法能除断之。生死错谬邪僻不正。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不净见净,无上正法悉能断除。以是因缘应归依法。
智者应观外道徒众。无惭无愧非如法住。虽为道行不知正路。虽求解脱不得正要。虽得世俗微善之法。悭吝护惜不能转说。非善行性作善行想。佛僧寂静心多怜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于正道得正解脱。得已复能转为人说。是故应当次归依僧。
若能礼拜如是三宝。来迎去送尊重赞叹。如法而住信之不疑。是则名为供养三宝。
若有人能归三宝已。虽不受戒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虽复在家如法而住。是亦得名为优婆塞。
若有说言。先不归依佛、法、僧宝。当知是人不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我先说善来比丘。是竟未得归依三宝。而其戒律悉得具足。 (注:如太虚大师所言:如法而住,即如三归依法而住。依通常受戒义,须先归三宝,但有善根已熟,经佛一呼比丘而即得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果而具是戒律者。此种利根,当下即得道共戒,不必经三白羯磨。---------大般涅槃经卷中:“佛即唤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得阿罗汉。”)此问题二楼已经讲述
或有说言。若不具受则不得戒。八戒斋法亦复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若不具受不得戒者。求有优婆塞云何得戒。实是得戒。但不具足八戒斋法。若不具受虽不名斋。可得名善。
任何皈依不得加在佛前 论四皈依
2018-11-08 回复:0 浏览: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