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第119集 阿含经中诸法无我的显说与隐说(四)

   日期:2018-07-16     作者:三摩地    浏览:67621    
核心提示:正雯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上一集我们谈到《中阿含经》卷54,当中 世尊以十二因缘来说明二乘诸法无我的显说的层面,说明只要
正雯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上一集我们谈到《中阿含经》卷54,当中 世尊以十二因缘来说明二乘诸法无我的显说的层面,说明只要灭掉以五阴为真实的无明,就可以断除三界后有的种子,就可以不再三界轮回生死;但是当十二因缘一一支灭除以后,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呢?是不是同于外道的断灭空了吗?一旦什么都空,是不是也就没有三世因果,也就不需要持戒、培福以及修道了呢?所以在经文的后面,世尊开始隐说有第八识心的层面。因为十二因缘的现象,虽然它看起来似乎只是缘,可是不是无因唯缘而有,因为我们所说的十二因缘的前一支为后一支生起的因缘,虽然我们是这样说,但是正确的来讲,这样的因缘只是缘,不是因;虽然众生以为那个是因,但是这样的因应该称为缘因,也就是缘的因,这个不是第一因,真正让十二因缘运转的因,是第一因,是众生本有的如来藏,也就是本经《中阿含》卷54,最后下的结论所说的无烦无忧的恒、不变易法。
我们继续举示这个隐说的部分,经文怎么说呢?
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于过去作是念‘我过去时有,我过去时无’?云何过去时有?何由过去时有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于未来作是念‘我未来当有,我未来当无’?云何未来有?何由未来有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经文的意思是说,世尊赞叹道:“好啊!好啊!当你们能够知道十二因缘流转、还灭顺逆,都因本住法如来藏才能够成就,能够这样知、能够这样见,那么你们对于过去世还会这样想吗:我的过去世存在吗?我的过去世不存在吗?为何过去世能够存在,基于什么道理有过去世存在呢?”众比丘回答:“不会了,世尊!”世尊赞叹说:“好啊!好啊!你们如果能够这样知、能够这样见,你们对于未来世还会这样的想吗:我未来世应当存在?我未来世应当不存在?为何未来世能够存在,基于什么道理有未来世存在吗?”众比丘回答:“不会了,世尊!”
经文主要的意涵是说:如是知、如是见,是什么意思呢?它有两层的意涵。因为当听闻 世尊开演十二因缘的时候,以二乘的弟子来说,应该要有如是的正知见;应该要知道:十二因缘的流转、还灭的顺逆观行,都是依本住如来藏法才能够成就。如果是以菩萨弟子来说,有的菩萨弟子甚至已经知道,而且亲见、证悟有本住法如来藏存在。因为这样的如是知、如是见,对于有本住法如来藏存在,而有三世生死流转的道理,已经完全没有疑惑,已经完全相信有过去世、现在世,乃至未来世的生死的流转。
我们继续看经文: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于内有疑惑‘此云何?此何等?此众生从何所来?趣至何处?何因已有?何因当有’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中阿含经》卷54)
世尊赞叹说:“好啊!好啊!当你们能够这样知,能够这样见以后,那么对于内法本识如来藏,还会疑惑说:这个常住法是什么呢?属于那一类?众生又从何来?死后未来将去到何处?为何已经有过去世?为何将有未来世呢?”比丘回答:“不会的,世尊!”
这个经文我们用白话大概解说以后,我们再来谈谈当中隐含的法义又是什么呢?这当中有提到: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的这个议题,这个是修行人一直想要探讨的议题,其实已经是属于大乘法的议题。所以这当中隐含了大乘法的法义,因为生、死都是从本住法如来藏而有,因为本住法从来不生不灭、常住,所以而有三世的生生死死的流转;因此生从如来藏来、死从如来藏去,这个是属于大乘的法义,但这当中也都只有隐说。这里又提到说:于内无有疑惑。以二乘法来说,当相信有本住如来藏法存在,不再有疑惑的时候,二乘人他就无有恐怖,就无内恐怖;也就是当他虽然对于这个内法不能证得,可是他相信佛语的缘故,相信有本际,相信灭掉十二因缘的每一支,不是断灭空,所以他能够安忍于有本住法的存在,能够接受而且因此而内无恐怖,所以能够证得二乘的无余涅槃。
我们再看经文: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故杀父母、害弟子阿罗汉、破坏圣众、恶意向佛出如来血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故犯戒、舍戒、罢道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中阿含经》卷54)
这个经文的意思大概是说,世尊赞叹说:“好啊!好啊!当你们能够这样的知、这样的见以后,你们是否还会故意杀父、杀母,杀害弟子以及阿罗汉、破坏圣众的和谐、恶意伤害使佛身流血吗?”众比丘回答:“不会的,世尊!”世尊接著说:“好啊!好啊!同样的道理,当你们能够这样知道、能够这样见以后,还会故意犯戒、舍戒、不再修道吗?”众比丘答;“不会的,世尊!”
这里面的主要的法义的内容是说:当相信有本住如来藏法存在的时候,那么当把十二因缘的每一支都灭掉以后,不是断灭空;十二因缘的背后,还是有常住法如来藏的存在,也因此并不会因果成为断灭空。因为深信有这个因果律的存在,所以不敢再造作任何的五逆恶业,以及想要再舍戒,甚至是犯戒而不再修道,因为相信所修的一切都会藏在如来藏当中,而相信这个因果绝对不爽。
我们再继续看后面的经文: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舍此,更求外尊、求福田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作沙门梵志如是说‘诸尊!可知则知,可见则见’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中阿含经》卷54)
我们还是白话大概说明一下它的意思,世尊赞叹说:“那么当你们能够这样知、能够这样见,还会舍弃佛法的修学以及三宝的福田,来学习外道法,向外道的鬼神求福吗?”众比丘回答:“不会的,世尊!”世尊赞叹并继续说:“好啊!好啊!当你们能够这样知、能够这样见以后,知道十二因缘背后有个本识在,那么还会如同外道修行者以及婆罗门说:‘可以了知的,我已经了知;可以看见的,我已经看见’?”众比丘答:“不会的。”
这当中主要的法义,主要是说:当知道有一个本住法的存在,那么众弟子们就不会舍弃佛法,而来外求外道法,向外道法的鬼神来求福,而反而在三宝当中能够安心的修学,以及在三宝当中来供养,广行三宝的福田。其次,这当中既然 世尊开示十二因缘当中的每一支都是无我法,当已经了知,十二因缘的每一支都是无我法,乃至于了知十二因缘的背后的本识如来藏也是无我,已经证得诸法无我的层次了,就不会说:我已经了知了、我已经看见了;因为已经没有我的存在。
我们再看经文: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吉祥为清净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为诸沙门梵志吉祥相应诸见杂、苦杂之杂烦热、杂懊恼,彼是真实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中阿含经》卷54)
大概的意思是:世尊赞叹说:“好啊!好啊!当你们能够这样知、能够这样见以后,还会认为世间的吉祥是清净的吗?”众比丘回答:“不会了,世尊!”佛又问:“当你们能够这样知、能够这样见以后,还会和外道修行者所说的吉祥事相应,而认同他们那些会导致种种苦、热恼以及懊恼的各种见解是真实法吗?”众比丘答:“不会的。”
这里的意思,主要的法义是说:世间的吉祥,不是真实的吉祥,因为都是生住灭;这个生住的异相,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法,怎么会是吉祥呢?这样的世间事,经常是导致苦以及热恼的,所以弟子们就不会再以世间事的吉祥为真实的见解。
经文又说: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身生疹患、生甚重苦乃至命欲断,舍此更求‘外颇有彼沙门梵志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句,持此咒令脱我苦’,是谓求苦、习苦、得苦尽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中阿含经》卷54)
这经文的意思是说,世尊赞叹:“好啊!好啊!如果你们能够这样知、能够这样见时,那么当你们生病,乃至生命垂危的时候,会舍弃本识如来藏永存的神力,而求于外法,认为‘有没有其他的沙门、梵志,能够持一句、多句乃至百句的咒语,以持这样的咒句神力,来让我解脱病苦’,而说是可以求得苦的灭尽、苦的熏习灭尽,最后获得众苦的灭尽吗?”众比丘们回答:“不会的,世尊!”
这其中主要的意涵是说:当外于十二因缘法、外于本住如来藏法,来想要求得解脱病苦,求得苦的灭尽、苦的熏习的灭尽,以及获得众苦的灭尽,是不可能的。
经文又说: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受八有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如是说‘我等恭敬沙门、敬重沙门,沙门瞿昙是我尊师’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中阿含经》卷54)
这个白话的意思是 世尊赞叹说:“好啊!好啊!当你们能够这样知、能够这样见以后,当亲证初果了,那么还会无法解脱,而有第八次的人间受生吗?”众比丘回答:“不可能,世尊!”世尊又问:“那么当你们能够这样知、能够这样见以后,还会说‘我们恭敬、敬重出家人,因为沙门瞿昙是我们的尊师’吗?”众比丘答:“不会的,世尊!”
如是知、如是见十二因缘法,这当中的意思表示:至少可以断除我见,证初果,就能够七次人天往返,不再有第八次的人间受生,而入无余涅槃。证二乘的五阴诸法无我,既然无我,又怎么会有“我们恭敬、敬重出家人,因为沙门瞿昙是我们尊师”的说法呢?
最后经文又说: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若汝等自知、自见、自觉,得最正觉,汝等随所问答耶?”比丘答曰:“如是!世尊!”世尊叹曰:“善哉!善哉!我正御汝等,于毕究竟,无烦无热,恒、不变易法,正智所知,正智所见,正智所觉。因此故,我向者说:‘我为汝说法,毕究竟,不烦热,恒、不变易法,正智所知,正智所见,正智所觉。’”(《中阿含经》卷54)
世尊赞叹说:“好啊!好啊!如果你们能够亲自证知、现见涅槃,那么对于他人任意的提问,你们都可以作正确的回答吗?”众比丘回答:“可以,世尊!”最后 世尊赞叹总结说:“这些法义是我一向对你们宣演的,我所教导你们的就是这个最究竟、无有烦热,恒、不变易的法,这个法是靠正确智慧观行才能够得知的。”
主要意思就是说:十二因缘一一支灭尽以后,还有最究竟、无有烦热、不变易的法,这个法是要靠正确智慧观行,才能够得知、看见而觉悟的。只是就这一段经文来看,只有隐说大乘法,而没有细说其中的内涵。
最后我们总结来说,在这个《中阿含》卷54的一大段经文当中,世尊反复、老婆无比的详说十二因缘法,说明十二有支都是生灭的无常法,是苦法;教导比丘们应该灭尽十二有支,如果将十二有支灭除了,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就能够出离生死轮回,就没有第八次的人间受生了。在最后,世尊还特别强调:灭尽十二有支以后,已经是无我、无人了,怎么能够如外道修行人说“可以看见的,我已经看见;可以了知的,我已经了知”呢?又怎么能够说“释迦世尊是我师”呢?
但是这样灭尽一切法以后,纯然无我当中是不是断灭空呢?显然不是,因为世尊说的灭尽十二有支以后,蕴处界一切法灭以后,并不是如某位法师所说的一切法空,断灭后的空无;而是毕究竟、无烦无热的,恒、不变易法。如果断灭后空无,又怎么能说是毕究竟、无烦热呢?又怎么能说是恒而且是不变易法呢?显然灭尽蕴处界以后仍然有本际常存不灭,那这个本际是究竟,无烦、无热的常住不变易法,这个才是 佛所说的“正智所知、正智所见、正智所觉”。
当然这个常住不变易的法,绝对不是宗喀巴所说的淫乐觉受的意识心,因为在乐空双运的意识心,是住在不断变易的淫乐境界当中,是有烦热的心,是时时要加功用行才能够使乐受不退的,所以不是无烦、无热、无变易的法;意识所住的乐受境界也不是常住,因为必须时时以动作来保持,所以也不是恒、不变易法。这个意思如同前面举证的,世尊开示的意思是一样,都是在说明:五阴当中有另一个真我常住不坏,所以是恒、不变易法,称为本识、涅槃本际或者是如来藏。只是在二乘法当中,阿罗汉们都不必亲证这个真我本识,所以在这个真我上面,就通常不多所著墨,往往只是略说一、二句就带过去了。
在二乘经典当中 世尊指示这个本际的存在,目的只是为了护持二乘法,预防断见外道的依附、朋比,以及常见外道的批评和毁谤;因为灭尽一切法以后,既然有本际常存不坏,当然不是断见外道的断灭空无,至于常见外道则落在五阴当中,特别是落入识阴的神我境界当中;这些都是生灭法,是二乘菩提所破斥而应该灭尽的。所以佛门的解脱道,是常见外道所无法朋比以及攀附的,所以真正的声闻法,乃是双具了蕴处界无我与涅槃实际的真我,具足了无我与真我,令一切外道不能攀附、朋比,也不能加以破斥,这样的二乘解脱道才是真正的阿含道,真正的原始佛法,真正的南传声闻佛法。
时间的关系,这四集我们为大家说明到这里为止。
敬祝大家:身心康泰,福慧增上,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绿度母  |  网站留言  |  闽ICP备2022002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