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第72集 流转与还灭(一)

   日期:2018-07-16     作者:三乘菩提    浏览:49536    
核心提示:正伟老师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先问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恼否?游步轻利否?众生易度否?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
正伟老师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先问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恼否?游步轻利否?众生易度否?
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的节目,也就是本会 平实导师的著作《阿含正义》的导读课程。自古以来一般初机的学佛大众,在进入佛门研读 世尊初转法轮《阿含经》这个系列的经典,常常由于缺少善知识的注解,因此对于《阿含经》中的真实义多所误会——误解了;以为说《阿含经》讲的就只是要五蕴寂灭、六识寂灭,以为那就是成就了一切都没有的断灭空。
所以自古以来,如果没有真实证得解脱果证的善知识来为我们教授,学人非常容易就落入了断灭的见解,这样子一来就会成为 佛所说的于内有恐怖,因此无法真实地断除三结证预流初果。所以古今以来,真实能在解脱道上证果者,可以说是甚少甚少。时至今日情况更加严重,从缅甸等地流入中国,所谓的南传原始佛法,甚至告诉大众:必须要证得四禅之后,才能去追求四向四果的完成;这样子胆敢直接违背了 世尊于《阿含经》中的开示,于是教授的师父与学习的弟子,就理所当然地不去努力于解脱果的实证,而甘心情愿地将每天的日子浪费在世间法上的见闻觉知之中。
在南传大藏经《长部阿含》、《大般涅槃经》当中,世尊说:“只要诸比丘仍然正道而活,世上就不会少了阿拉汉。”(《长部》、《大般涅槃经》)意思是说,即使没有实证果位的善知识住于人间,只要僧团能够依止 世尊所说的正法而住,那未来一定有证果的一天。然而末法的现在,世间已经甚难找到实证四双八辈者;也就是向须陀洹、须陀洹、向斯陀含、斯陀含、向阿那含、阿那含、向阿罗汉、阿罗汉这八种证果人了。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真善知识难寻,而邪说普遍充满了寺院内外,因此南北传的佛弟子,已经无法简别真正的佛法正道。然而在《阿含经》中,佛常说只有四双八辈是祂真实的弟子,是真实的出家僧人,也就是现在的一般道场之中真实的胜义僧,已经如正午的星辰了,没有此类如来的贤圣弟子,僧团也就名存实亡了。
因此 平实导师透过《阿含正义》的演说,把《阿含经》中的要义,特别是 佛陀真正的解脱道的意旨,用简单易懂的说法将其一项一项地演述出来,让观众朋友们可以迅速地了解,什么是佛法中二乘解脱道法门,以及如何次第成就解脱道中的贤圣众的修证,也就是四双八辈的实证。那么其中的观行与实证的内容在前面的几集节目中,几位老师已经详细地解说了。
佛法中最基本的轨则,也就是因缘法,例如《杂阿含经》中:有婆罗门请问世尊,至世尊所,问讯安不,却坐一面,白世尊曰:“沙门瞿昙!何论何说?”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卷2)
是说有一位外道婆罗门来礼敬 世尊,先问安 世尊,安坐一旁,然后请示 世尊:瞿昙沙门!您所弘扬的佛法,它的内容是什么呢?世尊回答:我论因、说因。婆罗门又问:什么是论因、说因呢?世尊开示:过去、现在和未来,因缘聚集了世间,因缘使世间聚集;因缘消灭了世间,因缘使世间消灭,这就是佛法的主旨。
所以佛陀来人间所说的法,可以总归于一句“我论说因”,讲得更详细一些,就是因缘而生世间五蕴。大家都知道一切佛法不离因与缘,五蕴法的生起必有其因,其实就是种子遇缘而显示为果。然而缘这个法,它不是独立的存在,缘也是由其因而显,所以当婆罗门问 世尊说的是什么法的时候,世尊一句话:我说因;也就是 世尊说佛法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说“因”以及因所生的“缘”,所以一切的佛法,不论是深法或是浅法,早期所说法或晚期所说法,世尊所说不外乎因与缘,而总归于因。
所以接下来婆罗门又问 世尊:所说的有因有缘世间集,这是什么?
佛告婆罗门:“愚痴无闻凡夫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赞叹于色,染著心住;彼于色爱乐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是则大苦聚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杂阿含经》卷2)
佛开示说:愚痴无知的凡夫,对于色蕴的蕴集、消灭,色蕴的韵味、过患以及色蕴的舍离并不能如实知,不能知实际,所以就住在染著,心中爱乐、赞叹于色蕴,于色有爱乐,故有取,有取就有“三有”,有就会出生,出生就缘此生的老、死、忧、悲、苦、恼,大苦就是这样子聚集起来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是如此的。
接下来婆罗门又接著问 佛:那什么是“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佛告婆罗门:“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著、不留住。不爱乐、不留住故,色爱则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灭世间,是名有因有缘世间灭。婆罗门!是名论因,是名说因。”(《杂阿含经》卷2)
佛说:有智慧的圣弟子,对于色蕴的集成与坏灭、色蕴的韵味与过患、色蕴的舍离,能如实知,所以对于色蕴不生爱乐与赞叹,不生染著、不留恋;如此对于色蕴之爱则灭,爱灭了则取就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而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是如此。婆罗门啊!这就是“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这就是“论因、说因”。
好!各位仔细想一想在以上的经文中,世尊告诉我们:“因”是祂老人家说法的核心,然而告诉我们:众生因为染著而于现前的色蕴轮回,也因能够舍离现前的色蕴而灭苦。染著于色蕴,就是心染著于色,也就是能染的心著于所染的色蕴,所以就会顺次出生了各个支,直至此世现前的老死、忧悲苦恼,至老死也不能够暂止息。
在《百喻经》中 佛用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从前有一个人愚昧无知,他口渴极了,急著要喝水,远远的看到地上晃动的阳焰——也就是热空气上升沸腾,好像水气的这个气流。他以为那个就是水,连忙追赶上去,一直追啊追,始终在他眼前追不到,一直到了恒河边,终于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河水了,他却对著河面呆呆地傻坐著,而不去拿河水来解渴,旁人就问他:你已经渴成这样了,不就是来找水的吗?怎么现在真的到了水边,却反而不喝水呢?这个愚痴人就回答:如果水能喝得完,那我自然早就喝了,反正现在有这么多的水,是喝不完的,所以就干脆不喝了。旁边的人听到他这一番话,都大大地讥笑他。
这是说,众生以为五蕴世间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用自己的见解去认知五蕴,以为五蕴法是真实的。五蕴法就是:色、受、想、行、识。色蕴叫作“色”,在梵文中色法叫作rapa dharma,就是指物质的现象;后面的四个蕴叫作“名”,就是心法,梵文叫作citta dharma,就是心理的现象,是无形的法,所以世间所有的法就是五蕴,就是名色——色法与心法。
众生就好像这个愚痴人一样,看到远方的地面上好像有水,就追著冲过去,但是到那儿一看水不见了,又在眼前的远方,所以他只好又继续追过去,因此众生的一辈子,就只好像这个样子,一直去追著那个总是在远方的水,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仍然喝不到一口水。所谓远方不存在的水,就是指我们对于五蕴法的追求,永远不会有追到的一天,因为它们根本就不是真实的存在;然而终于有一天,众生遇到了真正的河水——值遇佛法了,却反而因为真正的河水,不是像热空气阳焰一般的虚幻,所以反而不懂得要去喝水了。这也就是说愚痴的凡夫,在值遇了世尊正法的时候,却常常会呆掉傻住,而不懂得去抉择现前的正法而求解脱,这也是身为凡夫众生的常态与无奈,这就是 世尊所说的因与缘。
然而色法不是有自性之法,色法的本身不会去出生爱;同理,爱法的本身也不是有自性之法,所以爱不会去出生有;以此类推,每一支法只要它是在五蕴法之中的,就一定是被生之法,而不是自己是能生之法。那么所谓:色生爱、爱生取、取生有等等,都只是表相上的世俗谛罢了,那么就真实究竟的层次上来说,是谁,是哪个在出生爱、出生取、出生三有等等?经文的前半 世尊所说:由色生爱、爱生取、取生有等“有因有缘世间集”,显示出众生是如何不断地流转而出生,所以把它叫作流转门,是说依于此门众生得以流转生死;而后半段:色爱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三有灭等等“有因有缘世间灭”,这显示出如何让如此的流转而息灭的道理,就叫作还灭门,依此还灭门众生得以寂静解脱。
所以各位判断看看,对于一位佛弟子的修行而言,流转门与还灭门,何者在前、何者在后?两者是谁依止谁而有?众生必然有流转,所以一向在流转门中,得闻 世尊正法后,方知要入还灭门;所以还灭的道理还得依于流转的相反方向,所以流转门在先,还灭门在后;流转门本有,还灭门依流转而建立。
好!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为各位介绍到这一边,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绿度母  |  网站留言  |  闽ICP备2022002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