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第58集 识食与八背舍(三)

   日期:2018-07-16     作者:三乘菩提    浏览:4827    
核心提示:正旭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今天所要讲的主题是“识食与八背舍”。食有四种,并不是单说色
正旭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今天所要讲的主题是“识食与八背舍”。食有四种,并不是单说色身有食而已,其实每一识也都有食相,但是第八识非有食也非无食;前六识如果有食,意根就一定有食。前七识若有所食,就会成为第八识的食相,然而第八识自身其实是无食,食相都是前七识所有,只因为第八识收藏前七识所食的种子,而方便说为有食,其实还是无食的。如果前七识的食相灭尽,第八识就没有种子收藏的食。所以在识阴六识的食相存在的时候,就一定会有意根的食相而存在,而第八识的食相也是同时存在的。
但如何是第六识的食、禅定之食;在《中阿含经》卷42《分别观法经》当中这样子说:尊者大迦旃延告诸比丘:“诸贤等!共听我所说。诸贤!云何比丘心出外洒散?诸贤!比丘眼见色,识食色相,识著色乐相,识缚色乐相;彼色相味结缚,心出外洒散。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识食法相,识著法乐相,识缚法乐相;彼法相味结缚,心出外洒散;诸贤!如是比丘心出外洒散。诸贤!云何比丘心不出外洒散?诸贤!比丘眼见色,识不食色相,识不著色乐相,识不缚色乐相;彼色相味不结缚,心不出外洒散。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识不食法相,识不著法乐相,识不缚法乐相;彼法相味不结缚,心不出外洒散,诸贤!如是比丘心不出外洒散。诸贤!云何比丘心不住内?诸贤!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彼识著离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复次诸贤!比丘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彼识著定味,依彼住彼,缘彼缚彼,识不住内。”
上面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如果证得禅定而不能明了禅定境界的虚妄性,所以对禅定境界有所执著的话,这样子也是堕入意识的识食境界当中,仍然是心住于外的凡夫。证得初禅乃至于证得第四禅境界的人,都仍然是心不住内的凡夫,更何况是离念灵知境界只是欲界定中的一念不生这样的境界而已,尚且还不到未到地定,不到初禅的一念不生境界,何况这样子怎么可以说是入涅槃的真实心?已经堕入意识境界当中自己却不知道,即使 平实导师不断地说明、分析,但是还是有人继续认定他自己在欲界定范围中的离念灵知心就是涅槃心,还是认定将来死后可以用欲界中的离念灵知意识心进入无余涅槃当中,这都是住于外法的凡夫知见。各位学人!如果您也是错把这样的离念灵知心当成涅槃心的话,在看过上面我所念的这一段经文以后,也详细地思惟过了,就应当从离念灵知当中觉醒而去远离。
至于意根以什么为食呢?意根是一切世俗人所不知道的心,心理学家往往说就是潜意识,虽然与意根的本质不是很符合,也都是推测的说法,但也只能以潜意识来为世俗人指称意根就是潜意识了!也只有如此指称,世俗人才能较为理解意根;而意根其实是普遍执著一切法的,是执著六识、六尘、五色根的,特别是执著六识,许多的时候都是将六识当成是自己的功能;执著六识,把六识当成自我,导致不能解脱生死。还有眼识能见,正当初见的时候就已经是眼识有食相了,不是等到生起语言文字来分别的时候才说是眼识的食相。耳识能听,正在听的时候就已经是耳识有食相了,不是等到生起语言文字分别的时候才说是耳识有了食相。至于身识有觉性,正在觉知冷热痛痒的时候-就如同有人与女徒弟合修双身法,达到淫乐的时候一念不生领受乐触的当下,-已经是身识有食相了,不是等到觉知心中生起语言文字分别乐触的时候才说是身识的食相。意识觉知心处于乐空双运,一心受乐而保持离念的时候,已经是意识觉知心的食相成就了;或者如同在静坐的时候离念灵知境界当中,正当这个离念灵知心,才刚接触到离念境界中的六尘当下,就已经领受、分别完成了;所以正当离念灵知心触知六尘,或触知离五尘的定境法尘的时候,已经是意识具有食相了,不是等待意识心中生起语言文字分别的时候才说是识食。
所以,能见之性是眼识的功能,能闻之性是耳识的功能,能嗅之性是鼻识的功能,能尝之性是舌识的功能,能觉之性是身识的功能,能知之性是意识的功能,正当见性、闻性乃至觉知性正在运作的时候,其实都已经是识阴的食相范围当中了;有食相,就有三界食,这样子就不是出三界的心;唯有自身无食的第八识心才能常住于三界外,成为涅槃心。所以只要觉知心生起的时候就已经是了知六尘的,正在了知六尘的时候,心中如果不知道它的虚妄性,执著这个六尘为实,“心住于外,不住于内”这就是六识的食;有食就是三界法,不是可以出三界以外继续存在的实相法,因为“食”是三界有的法,是维持三界有情生命的必要条件,是三界中的生死有为法。
意根不但执取色身为自我、我所,也是一直将六识的功能据为己有,所以意根对六识的能见、能闻,乃至能觉、能知之性都是极为执著的;不但是执著六尘而已,意根执取六识的功能作为自己的功能,但是意根却不会思惟,也不会反观自己,所以一向都是把自己以外的七个识据为己有,将自己的自性、还有其余七个识的功能当作是自己所有的功能;所以意根很不愿意失去其余七个识的自性,就不愿意灭除自己而使第八识单独住于无余涅槃当中,这就是凡夫性。一般人所以为的解脱,都是认为能作主的意根与能分别思惟反观的意识心可以常住不坏而离开生死,想要以这两个心进入无余涅槃的境界当中而离开生死;当他们终于知道进入无余涅槃中的时候,其实是毁灭作主的自己、灭掉能知的自己,当他们知道无余涅槃中是全然无我、无自己存在,十八界中的任何一界、五蕴中的任何一蕴都要灭除掉,自我不复存在,这时候一向落在我见与我执的凡夫们,心中就害怕起来就不愿意断除我见,不愿意实证无余涅槃了。
所以一般人听闻真正善知识的开示,而作观行以后心中确认自己是虚妄的,却仍然是凡夫而证不了初果的智慧解脱境界,都是因为不愿意断灭意识、意根自我所致;所以凡夫是决定不信涅槃中没有觉知心、作主心的,不肯承认自己已经现观确定而成的离念灵知心虚妄的真相,这是已有智慧而极为执著自我的人,不肯接受断除自我的智慧,继续心口如一的反对“离念灵知虚妄不实”这样的正理。他们都不肯让处处作主的意根、及时时了知的意识觉知心断灭,这就是凡夫的落处。不幸的是现代所谓的证悟的南、北传佛法中的大法师们,都落在意识当中,都同样地错认离念灵知意识心为常住心;或者如同某一位法师认为直觉就是真实心,落在六识心的心所有法上。这些人都不肯断除这种邪见,所以就断不了我见,只能另外发明创造新的佛法来解释自己落入断见之后,再建立的常见思想不是常见,所以就有了意识细心常住说,也有了灭相真如不会再断灭的这种邪思出现。
这些人都是落在意识心境界上面,不能现观意识觉知心的虚妄、不肯认定意识觉知心的虚妄,当然会执取意识心为常住心,当然就无法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真实心。这就是不能断除我见的人,参禅求悟般若智慧的时候一定会堕入的陷阱,只有断除了我见,彻底否定了离念灵知意识心及识阴或意根心所法的人,才有可能不承认意识为真,才有可能外于意识与意根去另行寻觅第八识如来藏。所以不论是单修南传声闻菩提解脱道的人,或是兼修北传大乘佛菩提的人,断我见这件事情——也就是声闻菩提的见道这件事情,永远都是首要之务。
但是想要断我见,一般而言都是要依止真正的善知识,不论是依止善知识而修学、或是去细读真正善知识的著作,都是属于依止善知识。但是最重要的事是说:需要先判断你所依止的对象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识!为什么依止善知识会这么重要呢?这是因为有两个原因而会使大师与学人产生大妄语的现象:第一个是一般学佛之后,都愿意断除我见而证初果,但是却都完全一样地错以为觉知心中,不生语言文字的时候就是常住真心——不再是意识心;然后又误以为觉知心不执著自己,使自己保持在觉知心常住而不执著自己的能知能觉的境界当中,就是已经断除了我执成为四果阿罗汉。由于这样的错误的认知、错误的修证,所以当他们能够安住于一念不生境界当中,而且不对自己生起执著的时候,却想要继续保持自己的恒常存在——落入我执当中,自认为已经证得第四果而出世弘法,成为以盲引盲的一代大师。第二种人则是被这一类的大师所误导,跟在未证言证的大师后面,继续修定而不是断除我见与我执,师徒都将在死后一样的进入大妄语的果报中。
从二乘解脱道来说,真正的善知识一定是可以教导识食的道理,藉著识食的解脱让学人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认识三界有;这可以让执著较重的人在完成意识觉知心虚妄的观行,却仍然不愿意断除我见的时候,可以帮助学人断除我见取证初果解脱。
识食境界都是虚妄法,都是缘生法;有智慧的人都可以在识食的认知还有观行上面,细加观察以后就断除了我见,三缚结也就跟著断除了。只是凡夫位的修行者,不愿意舍弃以前受自大法师邪教导的邪见,细心加以深入观察,真正修学解脱道而不迷信大法师的名声,没有大法师情结的佛弟子们都可以从实际的观行当中,自行取证初果解脱,自行断除三缚结,自己以经典印证。
但是佛法一向背俗,世之所贵、道之所贱,道之所珍、世之所轻,世人最看重的是觉知心的意识自己、还有作主的意根自己;学佛数十年来被教导的也是看重意识还有意根自己,总是同大师一样地认为:觉知心、作主心不再贪著五欲,而离开语言文字的时候就变成真常心。如今一旦要信受 平实导师所说的意识觉知心、作主的意根都是虚妄心,全部都要灭掉才能取证无余涅槃,真的是情何以堪?所以,纵使大师与学人们读过 平实导师《阿含正义》这一本书,也经由观行而确实证明:意识跟意根其实都是虚妄的;但是他们仍然不太容易接受 平实导师的说法,很可能仍然会继续在一生中坚持意识心是常住心。更何况背后还有徒众会不会流失、名闻利养是否会受损的考虑。
至于已经舍弃名师情结,对于自我的贪爱已经微薄的人,只是因为被假善知识误导以致无法真正去断我见我执。现在只要接受了正确的教导,再如实观行识食的意涵以后我见与我执就可以断除,就知道自己可以永远离开生死,不再害怕堕入无尽生死的可怕境界中;就敢在舍寿的时候灭除五阴自我,不再对外法的五阴灭失产生恐怖心,这就是南传佛法的阿含道的证境。
各位菩萨!今天时间已经到了,“识食与八背舍”就先讲到这里。
谢谢各位的收看。
阿弥陀佛!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绿度母  |  网站留言  |  闽ICP备2022002821号